文章来源:http://news.ifeng.com/a/20141115/42478693_0.shtml
原標題:當初裝備是骨科護具如今已變沈陽惟一業余成年冰球隊進化史60歲的時候你會做什麼?公園里遛彎?約幾個人下象棋還是坐在家里看電視?在沈陽有一群老男孩,他們給出的答案是穿上冰鞋、帶上護具、拿起球桿,到冰場上真刀真槍的打一場冰球比賽。他們管自己的球隊叫“冰鷹”,他們是沈陽惟一一支業余成年冰球隊。本報訊(華商晨報華商響網記者劉競超)星期四的晚上,在中街某商場的冰場上,一場激烈的冰球比賽正在進行。相比于大屏幕上正在播放的職業比賽,這場正在進行的冰球比賽無論在強度上還是技術水平上都有著巨大的差距,但隊員們的投入度卻絲毫不減。56歲的楊旭是冰鷹冰球隊的隊長,他看上去要比實際年齡年輕很多,“我們這個球隊主力人群的年齡都在40歲左右,按照現在流行的話說就是中年大叔,冰鷹是我們球隊的名字,這個隊伍已經快15年了。像這樣的比賽我們每周要打三場。”緣于30多年前的夢碎30多年前,楊旭曾經是遼寧冰球隊的一員,然而剛剛接觸到冰球的他大環境的變化失去了繼續打冰球的機會,楊旭回憶:“遼寧原來有冰球隊,不過1977年之后省里就不開展這項運動了,球隊也就解散了,我們這批人就各奔東西了。”沒有了專業隊,他們失去了打冰球的機會,直到工作和生活逐漸穩定后,30年前破碎的冰球夢再次燃燒起來。一些在各個室外冰場打冰球的愛好者聚集起來,重新組成了一支球隊。楊旭說:“2000年的時候,我牽頭組建了這個球隊,當時很大一部分都是以前遼寧隊的,都是40歲左右的中年人,還有一些在沈陽工作的老外,這樣我們就有了固定的組織,有了固定的場地,我們這幫愿意打冰球的才有了繼續打球的機會。”曾裁塑料和鋼板做護具全方位的裝備保護是冰球運動的基礎,這也是這群老男孩繼續打球的基礎,然而在球隊剛剛創立的時候,裝備成了困擾他們的第一難題。楊旭回憶:“遼寧已經好多年沒有開展冰球運動了,什麼裝備都沒有,那個時候物流也沒有現在這么發達,我們只能自己做。當時為了搞裝備什麼招都想過,找塑料板自己裁,或者是拿鋼板做,我們還曾經托人到骨科醫院里找那種醫療的護具,那個時候大家戴什麼的都用。”經過了15年的發展,如今這群“冰鷹”可謂鳥槍換炮,他們身穿的幾乎都是最先進的護具,在人們眼里就像“鎧甲勇士”一般。球隊成員“老付”對記者說:“現在裝備早就不是問題了,我身上的裝備是我兒子從國外給我買的,安全性特別好的。”不上場打球渾身難受一邊接受記者的采訪,楊旭一邊關注著場上的一切,他禮貌地問記者何時采訪結束,因為他已經迫不及待要上場打球了。楊旭說:“我們每周二四六打三次,只要沒有大的意外,大家都會來一起打球。對于我們這些喜歡冰球的人來說,冰球粘上了就戒不掉,要是不上場打球就覺得渾身難受。”實際上,不止楊旭一個人對冰球上癮,這個球隊里的很多人都幾乎到了癡迷的程度。退役之前,竇昊曾經是國家隊的隊員,來沈陽工作后在2011年加入了這支球隊,雖然曾經是職業運動員,但論對冰球的癡迷程度,他也被這些老男孩所折服:“球隊里有撫順和鞍山的,每次訓練他們都開車過來打球,打完球之后在連夜開車回去,球隊里還有一個人是大客車的司機,一有訓練的時候他就不開最后一班車了。另外打冰球要買裝備,還要上冰練習,對經濟實力也是一種考驗,隊里有的人收入也就是3000多,他們平時攢下來的錢幾乎都用在打冰球上了。”17歲小球員破格入隊和2000年剛剛成立時相比,如今這支球隊已經壯大了很多,目前固定能來參加訓練的差不多有將近40人,而讓他們比較欣慰的是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冰球運動中來,現在已經出現了三代人同場競技的場面。楊旭說:“最近這幾年陸續有很多人加入我們,有的是本身就覺得冰球有意思,有的是滑冰的時候看到我們打感興趣的,還有一些老外來到沈陽之后特意找到我們和我們玩。另外,我們這個球隊年齡跨度非常大,最大的一個今年65歲,而我們最小的一個隊員破格入隊,他今年才17歲,完完全全就是隔代人啊,整個的氛圍非常好。”比賽仍然在繼續,換下場休息的“老付”一邊大口喘氣一邊關注著場上的變化,對于他來說,輸贏已經不是最重要的,動作是不是規范也已經不重要,“老付”說:“我們也沒有什麼教練,打了這么多年球了,技術動作早就定型了,改也改不過來了,別的都不重要,能上場打球就行了,只要我身體允許,我就一直打下去。”
關鍵字標籤:護腰穿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