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www.chexun.com/2016-01-05/102948857.html"
中國軍人墓碑附近,還有被俘的德國軍人墓碑,同樣原有降卒二字。 兩軍交戰,難免會有戰俘。我國更愿意把戰俘稱之為俘虜,一字之差,含義大變戰俘,戰爭中被俘獲者。沒打過人家,從而被俘,或者是無力繼續戰斗而主動投降,其實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在東方文化里,卻被視為恥辱。所以,咱們把戰俘稱為俘虜,虜字通常是貶義,有奴隸的含義。孫中山最早號召人們造反的口號是驅除韃虜,民國建立后才改成五族共和,因為再蔑視北方少數民族,要驅除人家的話,長城以北的國土恐怕就全沒了。虐待戰俘、甚至以變態的手法殺死戰俘,在歷史上屢見不鮮。日本軍隊占領旅順后,開始了一場大屠殺,隨軍的美國記者把目睹情景公之于眾,引來西方世界對日本的一片譴責。牛津大學一教授撰文:披著文明外衣有著野獸筋骨的怪獸,旅順虐殺行徑暴露了日本人野蠻本性的真面目。如此自譽文明國的日本人,仍需要一個世紀以上的文明進化。 此時的日本,剛剛借助明治維新從愚昧走向文明,出了這等丑聞,自然惶惶不安。試圖封鎖新聞未果后,趕緊辯白:其一是因為中國軍隊虐殺日本戰俘,激起前線將士憤慨,導致的沖動。其二是旅順陷落后,中國軍人以便裝藏于市井之中,日軍很難分辨導致誤殺。令人不解的是,在國際輿論聲討日本、同情中國之時,中國卻沒有作出任何反應。大家平時頂禮膜拜的皇帝與太后,此時都沒有為本國臣民聲張屈辱。有人分析,也許是因為當時的統治者,內心里認為戰勝者斬盡殺絕戰敗者是對的,因為他們自己在揚州、在嘉定也曾這么做過。 日本雖然在旅順劣跡斑斑,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在開戰前的1886年就已經加入了《日內瓦公約》,開戰后對定居日本的中國人,由天皇專門下達了保護令,除旅順之外的各個戰場,俘獲的1790名中國戰俘,基本上都給予了人道主義待遇。此舉使得隨軍的西方記者贊嘆紛紛,在報道中對日軍的文明表現大加贊嘆包括那位第一個向世界揭露旅順大屠殺的美國記者。
關鍵字標籤:大阪(京阪神奈.山陰山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