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www.12333sh.gov.cn/12333web/dzbz/wz/201901/t20190108_1293787.shtml"
編者按:去年12月,在南京東路步行街的網紅書店“光海書局”里“創+生活節”順利舉行。黃浦區公共創業服務平臺上成長起來的26個項目在創業指導老師的指導下,充分對接市場,更快速地成長。本期“機關大獅”創始人鄒旭暉、繡娘阿紫將分享他們的創業歷程。 “機關大獅”鄒旭暉:用童心實現匠心夢想 在“創+生活節”眾多展區的一角,擺放著木質的各種小物件,這是機關大獅的產品展區。 鄒旭暉出生在一個“機械世家”,祖孫三代都和機械工藝結下了不解之緣。受到家族熏陶,鄒旭暉從小就對這些機關技巧和機械小擺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兒時與爺爺制作魯班鎖,用一些廢棄的鐵皮做小玩具,這些為鄒旭暉日后的創業埋下了種子。而相比自己的童年,他看到現今侄子侄女的童年有著大大小小的書本、新奇多樣的玩具,“我想讓他們的童年更多彩”鄒旭暉如是說道,他想把工程機械的樂趣帶給更多孩子,讓他們了解并有更多的選擇,“這也是我的初心”。 談起榫卯,他說,作為一種文化,榫卯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古時的文化和智慧。它初始時是在木頭上進行結構創新,是創新藝術的新發現。于現今,榫卯的核心意義是工差,即精度,我們可以通過榫卯了解了更多建筑藝術和文化。作為一個手藝人,面對太多傳統手藝的淘汰,他不禁有些傷感,“在科技迅速發展的現今時代,我們需要創新并必定會淘汰一些東西,我們可以把一些物件推向工業化,但是物件背后的文化需要科普和宣傳,而不僅僅是淘汰。”在敲敲打打的磨合中,鄒旭暉找到了創新與文化傳承的平衡點,對榫卯文化的輸出傳播未曾停歇,時光悠然,放慢一點,他在告訴我們:熱愛與專注永不褪色,文化傳承步履不停。 為何在黃浦區創業?鄒旭暉談到,黃浦區是上海市中心,它有著深厚的文化和底蘊,也有非常多外國游客。在這里既能夠接觸文化深厚的客戶,也能夠將傳統文化推廣到世界,走向更大的市場。更值得一提的是黃浦區的扶持力度大并配有專家指導、組織創業者定期參加活動。 繡娘阿紫:希望生活中處處有藝術 談到刺繡,便想到中國的四大名繡——蘇湘粵蜀,蘇繡則為四大名繡之首。阿紫是一名繡娘,初見她只覺此人應為畫中游,何來人間歷塵俗。而她如今已是上海煜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同時又是刺繡匠人嚴寶興之孫、國家工藝美術師王玉祥再傳弟子。 談及蘇繡,她認為蘇繡獨特的魅力不僅是因為針法渾厚、用色鮮明,更多的是因為它具備繼續變革、與時俱進的創新空間。“比如說現在的人喜歡油畫,蘇繡便衍生出了油畫亂針繡,另有獨特的發繡、水墨繡,它可以貼近我們的生活,而不是說一成不變,這是我覺得它的魅力所在。” 從年幼懵懂到將為人母,阿紫的心路歷程也發生著變化。小時候學刺繡是喜歡,給枯燥的學習生活增添樂趣,“蘇繡是很能夠讓人凝心聚氣的事情,當你拿起繡花針時,頭腦是一片空白,只有眼下的刺繡”,而現在已經是稀疏平常的一件事,就像是白米飯一樣,它平淡卻又不可或缺,是中國人不可或缺的文化或者是深入骨子里的一種基因,“因此我也希望蘇繡能夠像白米飯的種子一樣,能夠遍灑我們中國大陸,到處生根發芽,去傳揚我們的傳統文化。”阿紫并不認為我們現在不珍惜傳統文化,而是我們的文化太多,五千年的傳承讓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中國則是彬彬君子,將傳統與生活用品結合在一起,是一種更貼近生活的方式。 蘇繡已經陪伴了阿紫20年,念書學的是建筑,大學畢業后進入設計院,在所有人都認為她前程似錦有一個鐵飯碗時,她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創業。在創業過程中,阿紫遇到一個棘手的問題就是跟工商局或者相關部門打交道,她特別迷茫,但黃浦區就業促進中心提供了一對一創業指導專家服務,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了。她可以在第一時間打電話給專家求助,指導老師會告知需要準備的文件,甚至會手把手教她如何準備好申報材料。“貼心的服務,讓我們在剛開始創業時節約了大量精力,專注于創業當中。” (黃浦區創業指導中心)
關鍵字標籤:雨衣兩件式
|